close

多看書可以增長自己的知識,充實自己的腦袋,最近看到這本書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覺得很不錯,很想買來看看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朋友推薦我上網路書局買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不止省去交通通勤的時間,還會幫你把書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宅配到家,覺得對朝九晚五的小資族真的很方便,如果你也想買這本書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也可以上網路書局比價看看,或是逛逛其他的書籍也不錯唷!

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

進階學術英台中年菜餐廳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

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



商品網址: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8052697480&RID=C1000302652&lid=book_class_sec_se&actid=WISE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 《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



    本書的設計

    本書是專為英語程度CEFR B2 和C 級的學習者設計的寫作學習書,適合教師課堂使用,也可供讀者自修練習。本書收錄近年「全民英檢」中高級與高級寫作能力測驗正式考題,並精選「優秀作文獎」得獎作文,每單元針對一個寫作技巧說明寫作要領,透過賞析得獎作文的優點掌握寫作訣竅。此外,每單元亦提供豐富的字彙、文法、句型以及寫作練習,幫助讀者確實學習單元重點。

    本書的架構

    本書共分為六個單元,以「全民英檢」中高級與高級作文作為範文,每一單元各說明一個寫作技巧,包含論說文的架構、段落的組成、議論的技巧、摘要寫作的原則、以及圖表寫作的要領。各單元的涵蓋內容詳列如下:

    1. 寫作技巧: 名家指點寫作技巧,循序漸進學習不同體例的寫作要領,並搭配「全民英檢」試題,腦力激盪練習寫作技巧,掌握文章重點及架構。

    2. 範文賞析: 賞析得獎作文,掌握文章結構,思考語言使用。

    3.精修要點: 專家評析得獎範文,學習文法及句型,深度鍛鍊寫作功力。

    4. 學習重點: 整理範文佳句的字彙、語法,從例句中迅速掌握道地英文;歸納不同體例的寫作重點與訣竅,寫作功力更上層樓。

    5. 寫作小叮嚀: 獨家傳授實用的寫作要訣,是書寫一篇好文章的關鍵。

    6. 練習題: 單元一至三搭配學習重點,提供豐富的字彙、文法及句型練習,使英文能力更紮實。

    本書特色

    鍛鍊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必備!報考GEPT、托福、雅思等學術英語測驗必讀學習書!

    權威學者康士林、梁欣榮、曾麗玲、蘇其康教授精闢分析

    本書五大特色-

    ●精選「全民英檢」中高級與高級寫作測驗正式考題與優秀範文

    ●涵蓋各類進階、學術英文寫作主題與文體,指點關鍵寫作訣竅

    ●權威學者傳授進階英文寫作方法,加強文章架構安排與議論技巧

    ●特別介紹摘要寫作與圖表寫作要領,深度鍛鍊學術英文寫作能力

    ●精闢解析進階英文詞彙及語法,淬鍊精確道地的語言使用











    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目錄導覽說明





    • 一、 前言

      二、範文作者

      三、 導讀

      四、 使用說明

      五、Unit 1 論說文的架構

      六、Unit 2 段落的組成

      七、Unit 3議論的技巧

      八、Unit 4摘要寫作的原則

      九、Unit 5圖表寫作的要領

      十、Unit 6總複習

      十一、附錄

      1. 作文題型簡介與評分標準

      2. 高級寫作能力測驗分項式評分量表

      3. 高級寫作能力測驗分項式評分量表

      4. 「全民英檢」優秀作文獎敘獎辦法

      5. 國考、企業招募指定徵才標準

      6. 為什麼「全民英檢」(GEPT)是必備證照?

      7. 線上資源

      8. 出版品



















    出版序

    在全球高等教育國際化風潮的推動之下,臺灣各大學積極開設「學術英語」(EAP)以及「以英語教授專業科目」(EMI)等課程,塑造「英語化」、「國際化」的學術環境。無論是大學生、教育工作者或研究人員皆體認到,鞏固學術英語能力是在國際社群中溝通交流、進而展現競爭力的重要關鍵。其中,學術英語寫作能力又是臺灣學習者與教師普遍認為較難克服,且最需要長時間培養的能力,然而市面上卻少有專為這種學習需求而設計的英語寫作資源。

    為此,本中心特別精編《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一書,並有別於市面上其他寫作書籍,收錄近年「全民英檢」(GEPT) 中高級、高級寫作能力測驗正式考題,再精選考生的得獎作文,透過提示寫作技巧,搭配真實範文解析的架構,用理論與實作兼併的方式,協助學習者逐步奠定學術寫作能力。由於GEPT 中高級、高級分別對照「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架構(CEFR)」B2 及C 級程度,寫作測驗主題與題型的設計貼近國際學術情境,我們相信學習者只要透過本書循序漸進的引導,加上實作練習,必能持續提升高階英文寫作能力。不論是準備GEPT 中高級或高級測驗的學習者,甚至是欲報考雅思、托福及其他學術英語測驗的考生,或者希望強化進階英文寫作能力的自學者,皆能有所收穫。

    本中心致力於落實「終身英語學習」的教育理念,除了研發辦理鼓勵英語學習風氣的GEPT 等測驗外,也出版優質的英語學習教材,並舉辦各項英語學習獎助活動。為鼓勵學習者持續精進英文寫作能力,本中心自民國98 年起設置「GEPT 優秀作文獎」,由各年度GEPT 說寫測驗數十萬參加人次中,選出初級、中級、中高級、高級的優秀作文得獎者。而本書則是延續99 ~ 101 年間陸續出版的年度得獎作文選集以及102 年起分級出版的《初級英語寫作實戰手冊》、《中級英語寫作實戰手冊》,旨在引導英語寫作學習者有效自我進修,更期待提高國內廣大英語學習族群對英文寫作能力培養的重視。

    本書得以順利完成,尤其要感謝英語教學專家高天恩教授、康士林教授、梁欣榮教授、曾麗玲教授與蘇其康教授(依姓氏筆劃排列)協助審訂。希望讀者在欣賞文章之餘,能汲取範文優點,避免英文寫作常見的錯誤,同時吸收更多相關的語言知識與寫作訣竅,持續累積英語實力。期待本書的出版能帶給讀者豐碩的學習體驗!



    廖咸浩/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執行長

















    蘆竹 燒烤推薦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18開17*23cm
    頁數:180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簡述:








  • 作者:廖咸浩

    追蹤











  • 出版社:語言訓練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 出版日:2016/4/1








  • ISBN:9789572876497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湖口 烤肉食材全齡適讀








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

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

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

商品網址: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8052697480&RID=C1000302652&lid=book_class_sec_se&actid=WISE台北濱江年菜

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評價,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哪裡買,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評比,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推薦2017,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價格,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特賣會,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折扣價,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推薦好書,進階學術英文寫作:全民英檢中高級、高級寫作官方指南好書推薦

南京大屠殺歷史要成為世界記憶,還需要青年一輩的努力。

2018年菜外帶新竹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之後,隨即發生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之後,因為戰時特殊的環境與條件,導致對此事件的記錄有所不足,諸多歷史細節永遠淹沒在歷史長河中而無從可考。戰時日本占領當局對有關南京大屠殺的資訊進行了嚴密封鎖以求掩蓋罪行,僅有少數外籍記者對這場屠殺進行過前期數日的報導,留在南京的外籍人士雖然曾親眼目睹過暴行慘狀並記錄在日記或給家人的書信裡,甚至有傳教士冒險拍攝過一些影像資料,這些記錄後來也曾經通過報紙等現代傳媒方式進行過傳播。

事後證明,這些記錄的傳播範圍十分有限,加之當時普通民眾識字率並不高,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資訊更多是通過難民遷徙的口耳相傳和街談巷議而獲得。記錄的不足和傳播範圍的有限,導致南京大屠殺慘案從發生之始即未能廣泛而深入地進入人們的記憶。戰後積極調查罪行抗戰勝利後,為了推進證據調查和收集工作,當時的國民政府發布公告,號召民眾檢舉、揭發包括南京大屠殺在內的日軍暴行。與此同時,國民政府成立南京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南京市抗戰損失調查委員會以及南京大屠殺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等三個機構,專司南京大屠殺的罪證調查和搜集工作。1946年,國民政府又責成南京市臨時參議會協助調查南京大屠殺罪行,南京市臨時參議會隨後專門成立南京大屠殺案調查委員會。這些組織的成立,通過大規模的、民眾參與度極高的普查,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各群體對南京大屠殺案的記憶。南京大屠殺發生後,各種表達方式如日記、書信、市民呈文、新聞報導、詩歌作品、悼念儀式等等,都被用作這一事件的敘事方式,以至形成了南京大屠殺創傷記憶多種敘事方式並存的狀況。多樣的表達管道之下,南京大屠殺作為一種記憶在民眾中有了越來越清晰的刻寫,個人記憶也逐漸開始向集體記憶或者說社會記憶轉化。在轉化的過程中,悼念儀式一直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南京大屠殺發生後至抗戰勝利結束,國民政府一直忙於抗戰,對於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雖表示痛心疾首但並未舉行悼念儀式。1945年8月15日抗戰勝利後,當年12月13日下午,《中央日報》記者趕赴南京東郊靈穀附近的無主孤魂墓,向大屠殺遇難同胞敬獻花圈,以示不忘「軍民之血,勝利之花」。飽受南京大屠殺暴行殘害的南京市民在向國民政府南京大屠殺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提供日軍暴行證據時,也表達了對死難同胞予以祭奠的意願。為順應民情,南京市臨時參議會南京大屠殺案敵人罪行調查委員在成立後不久,即對社會各界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等相關事宜形成決議,指示該會祕書處負責籌備「南京大屠殺案死難同胞追悼大會」。南京大屠殺開始發生的12月13日,也定為「京市忠烈紀念日」。1947年12月13日上午,「首都陷敵殉難忠烈同胞紀念大會及公祭典禮」在毗盧寺如期舉行。儀式主持人南京市長沈怡曾在致辭中表示「不僅要我們南京市民牢牢記住,全中國人民都不能忘記這歷史上慘痛的日子。我很希望以後能擴大範圍,不僅僅南京這一地方舉行紀念,全中國人民都能夠紀念它。」但到了1948年12月時,國共中原戰事激烈,以致當年南京大屠殺的悼念等活動不復開展,南京大屠殺本可繼續固化為社會記憶的過程再次中斷。這些年來,南京大屠殺無論在研究還是傳播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關於南京大屠殺史料的整理至少出現了兩個套系,南京大屠殺全史和簡史也有多個版本存在,有關南京大屠殺的藝術、影視、文學作品也時有問世。2014年以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的舉行,也在相當廣泛的範圍和相當深入的程度上激發了這段歷史記憶。災難警示人類未來但憂心的是,放眼全球,國際社會關於南京大屠殺慘案依然知之甚少,西方民間如此,主流社會亦如此。加之日本右翼長期進行歪曲歷史的鼓噪,知曉南京大屠殺歷史的人也常具有錯誤的判斷。在此情勢下,南京大屠殺歷史的大眾化和國際化變成了一個艱深的課題。南京大屠殺歷史要成為世界記憶,還需要青年一輩的努力。社會學常說,青年不是一個年齡階段,而是社會地、歷史地形成的一個社會類別,社會對這個年齡群體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角色期待和使命賦格。南京大屠殺歷史的學術研究經過導師一輩和上輩的努力已經成果豐碩,未來的時間裡,將這些優秀的研究成果通過多元化的形式轉化為社會記憶,是需要青年一代有所作為的。由此,衷心的希望兩岸一家的青年人,以自己的學識和素養,以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在兩岸的學術交流、資源分享、儀式開展等等方面,進行血濃於水的合作,真切地將民族的災難記憶變為警示未來的人類記憶。(作者為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博士)(旺報)

南京大屠殺歷史要成為世界記憶,還需要青年一輩的努力。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之後,隨即發生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之後,因為戰時特殊的環境與條件,導致對此事件的記錄有所不足,諸多歷史細節永遠淹沒在歷史長河中而無從可考。戰時日本占領當局對有關南京大屠殺的資訊進行了嚴密封鎖以求掩蓋罪行,僅有少數外籍記者對這場屠殺進行過前期數日的報導,留在南京的外籍人士雖然曾親眼目睹過暴行慘狀並記錄在日記或給家人的書信裡,甚至有傳教士冒險拍攝過一些影像資料,這些記錄後來也曾經通過報紙等現代傳媒方式進行過傳播。

事後證明,這些記錄的傳播範圍十分有限,加之當時普通民眾識字率並不高,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資訊更多是通過難民遷徙的口耳相傳和街談巷議而獲得。記錄的不足和傳播範圍的有限,導致南京大屠殺慘案從發生之始即未能廣泛而深入地進入人們的記憶。戰後積極調查罪行抗戰勝利後,為了推進證據調查和收集工作,當時的國民政府發布公告,號召民眾檢舉、揭發包括南京大屠殺在內的日軍暴行。與此同時,國民政府成立南京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南京市抗戰損失調查委員會以及南京大屠殺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等三個機構,專司南京大屠殺的罪證調查和搜集工作。1946年,國民政府又責成南京市臨時參議會協助調查南京大屠殺罪行,南京市臨時參議會隨後專門成立南京大屠殺案調查委員會。這些組織的成立,通過大規模的、民眾參與度極高的普查,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各群體對南京大屠殺案的記憶。南京大屠殺發生後,各種表達方式如日記、書信、市民呈文、新聞報導、詩歌作品、悼念儀式等等,都被用作這一事件的敘事方式,以至形成了南京大屠殺創傷記憶多種敘事方式並存的狀況。多樣的表達管道之下,南京大屠殺作為一種記憶在民眾中有了越來越清晰的刻寫,個人記憶也逐漸開始向集體記憶或者說社會記憶轉化。在轉化的過程中,悼念儀式一直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南京大屠殺發生後至抗戰勝利結束,國民政府一直忙於抗戰,對於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雖表示痛心疾首但並未舉行悼念儀式。1945年8月15日抗戰勝利後,當年12月13日下午,《中央日報》記者趕赴南京東郊靈穀附近的無主孤魂墓,向大屠殺遇難同胞敬獻花圈,以示不忘「軍民之血,勝利之花」。飽受南京大屠殺暴行殘害的南京市民在向國民政府南京大屠殺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提供日軍暴行證據時,也表達了對死難同胞予以祭奠的意願。為順應民情,南京市臨時參議會南京大屠殺案敵人罪行調查委員在成立後不久,即對社會各界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等相關事宜形成決議,指示該會祕書處負責籌備「南京大屠殺案死難同胞追悼大會」。南京大屠殺開始發生的12月13日,也定為「京市忠烈紀念日」。1947年12月13日上午,「首都陷敵殉難忠烈同胞紀念大會及公祭典禮」在毗盧寺如期舉行。儀式主持人南京市長沈怡曾在致辭中表示「不僅要我們南京市民牢牢記住,全中國人民都不能忘記這歷史上慘痛的日子。我很希望以後能擴大範圍,不僅僅南京這一地方舉行紀念,全中國人民都能夠紀念它。」但到了1948年12月時,國共中原戰事激烈,以致當年南京大屠殺的悼念等活動不復開展,南京大屠殺本可繼續固化為社會記憶的過程再次中斷。這些年來,南京大屠殺無論在研究還是傳播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關於南京大屠殺史料的整理至少出現了兩個套系,南京大屠殺全史和簡史也有多個版本存在,有關南京大屠殺的藝術、影視、文學作品也時有問世。2014年以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的舉行,也在相當廣泛的範圍和相當深入的程度上激發了這段歷史記憶。災難警示人類未來但憂心的是,放眼全球,國際社會關於南京大屠殺慘案依然知之甚少,西方民間如此,主流社會亦如此。加之日本右翼長期進行歪曲歷史的鼓噪,知曉南京大屠殺歷史的人也常具有錯誤的判斷。在此情勢下,南京大屠殺歷史的大眾化和國際化變成了一個艱深的課題。南京大屠殺歷史要成為世界記憶,還需要青年一輩的努力。社會學常說,青年不是一個年齡階段,而是社會地、歷史地形成的一個社會類別,社會對這個年齡群體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角色期待和使命賦格。南京大屠殺歷史的學術研究經過導師一輩和上輩的努力已經成果豐碩,未來的時間裡,將這些優秀的研究成果通過多元化的形式轉化為社會記憶,是需要青年一代有所作為的。由此,衷心的希望兩岸一家的青年人,以自己的學識和素養,以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在兩岸的學術交流、資源分享、儀式開展等等方面,進行血濃於水的合作,真切地將民族的災難記憶變為警示未來的人類記憶。(作者為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博士)(旺報)

南京大屠殺歷史要成為世界記憶,還需要青年一輩的努力。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之後,隨即發生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之後,因為戰時特殊的環境與條件,導致對此事件的記錄有所不足,諸多歷史細節永遠淹沒在歷史長河中而無從可考。戰時日本占領當局對有關南京大屠殺的資訊進行了嚴密封鎖以求掩蓋罪行,僅有少數外籍記者對這場屠殺進行過前期數日的報導,留在南京的外籍人士雖然曾親眼目睹過暴行慘狀並記錄在日記或給家人的書信裡,甚至有傳教士冒險拍攝過一些影像資料,這些記錄後來也曾經通過報紙等現代傳媒方式進行過傳播。

事後證明,這些記錄的傳播範圍十分有限,加之當時普通民眾識字率並不高,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資訊更多是通過難民遷徙的口耳相傳和街談巷議而獲得。記錄的不足和傳播範圍的有限,導致南京大屠殺慘案從發生之始即未能廣泛而深入地進入人們的記憶。戰後積極調查罪行抗戰勝利後,為了推進證據調查和收集工作,當時的國民政府發布公告,號召民眾檢舉、揭發包括南京大屠殺在內的日軍暴行。與此同時,國民政府成立南京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南京市抗戰損失調查委員會以及南京大屠殺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等三個機構,專司南京大屠殺的罪證調查和搜集工作。1946年,國民政府又責成南京市臨時參議會協助調查南京大屠殺罪行,南京市臨時參議會隨後專門成立南京大屠殺案調查委員會。這些組織的成立,通過大規模的、民眾參與度極高的普查,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各群體對南京大屠殺案的記憶。南京大屠殺發生後,各種表達方式如日記、書信、市民呈文、新聞報導、詩歌作品、悼念儀式等等,都被用作這一事件的敘事方式,以至形成了南京大屠殺創傷記憶多種敘事方式並存的狀況。多樣的表達管道之下,南京大屠殺作為一種記憶在民眾中有了越來越清晰的刻寫,個人記憶也逐漸開始向集體記憶或者說社會記憶轉化。在轉化的過程中,悼念儀式一直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南京大屠殺發生後至抗戰勝利結束,國民政府一直忙於抗戰,對於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雖表示痛心疾首但並未舉行悼念儀式。1945年8月15日抗戰勝利後,當年12月13日下午,《中央日報》記者趕赴南京東郊靈穀附近的無主孤魂墓,向大屠殺遇難同胞敬獻花圈,以示不忘「軍民之血,勝利之花」。飽受南京大屠殺暴行殘害的南京市民在向國民政府南京大屠殺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提供日軍暴行證據時,也表達了對死難同胞予以祭奠的意願。為順應民情,南京市臨時參議會南京大屠殺案敵人罪行調查委員在成立後不久,即對社會各界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等相關事宜形成決議,指示該會祕書處負責籌備「南京大屠殺案死難同胞追悼大會」。南京大屠殺開始發生的12月13日,也定為「京市忠烈紀念日」。1947年12月13日上午,「首都陷敵殉難忠烈同胞紀念大會及公祭典禮」在毗盧寺如期舉行。儀式主持人南京市長沈怡曾在致辭中表示「不僅要我們南京市民牢牢記住,全中國人民都不能忘記這歷史上慘痛的日子。我很希望以後能擴大範圍,不僅僅南京這一地方舉行紀念,全中國人民都能夠紀念它。」但到了1948年12月時,國共中原戰事激烈,以致當年南京大屠殺的悼念等活動不復開展,南京大屠殺本可繼續固化為社會記憶的過程再次中斷。這些年來,南京大屠殺無論在研究還是傳播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關於南京大屠殺史料的整理至少出現了兩個套系,南京大屠殺全史和簡史也有多個版本存在,有關南京大屠殺的藝術、影視、文學作品也時有問世。2014年以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的舉行,也在相當廣泛的範圍和相當深入的程度上激發了這段歷史記憶。災難警示人類未來但憂心的是,放眼全球,國際社會關於南京大屠殺慘案依然知之甚少,西方民間如此,主流社會亦如此。加之日本右翼長期進行歪曲歷史的鼓噪,知曉南京大屠殺歷史的人也常具有錯誤的判斷。在此情勢下,南京大屠殺歷史的大眾化和國際化變成了一個艱深的課題。南京大屠殺歷史要成為世界記憶,還需要青年一輩的努力。社會學常說,青年不是一個年齡階段,而是社會地、歷史地形成的一個社會類別,社會對這個年齡群體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角色期待和使命賦格。南京大屠殺歷史的學術研究經過導師一輩和上輩的努力已經成果豐碩,未來的時間裡,將這些優秀的研究成果通過多元化的形式轉化為社會記憶,是需要青年一代有所作為的。由此,衷心的希望兩岸一家的青年人,以自己的學識和素養,以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在兩岸的學術交流、資源分享、儀式開展等等方面,進行血濃於水的合作,真切地將民族的災難記憶變為警示未來的人類記憶。(作者為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博士)(旺報)




EA7A505AFA826AA6
arrow
arrow

    趙民希擁偶房涯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